您好,欢迎访问半岛APP(中国)官方网站IOS/Android通用版/手机app下载!

全国咨询热线

400-123-4567

半岛APP金圆股份2021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发布时间:2023-11-05 20:15:46浏览次数:

  半岛APP金圆股份2021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非金属建材相关业的披露要求

  2021年,我国建材行业克服疫情多点散发、原燃料价格快速上涨、限电限产等影响因素,经济运行保持基本平稳发展态势。2021年,我国建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比工业增速低1.6个百分点。2021年,我国建材及非金属矿工业产品全年平均出厂价格同比上涨4.1%,其中水泥平均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0%。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全国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0.4%,两年平均增长0.3%。全国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带动建材行业产品生产基本平稳,其中水泥产量23.6亿吨,较上年减少0.2亿吨,同比下降1.2%。

  随着矿山审批和建设指标成本的增加,熟料线建设成本大幅增长,吨熟料建设成本接近800元/吨,当前重置成本会更高。国家相关政策文件提出位于国家规定的大气污染治重点区域实施产能置换的水泥熟料和平板玻璃建设项目,产能置换比例分别不低于2:1和1.25:1;位于非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的水泥熟料和平板玻璃建设项目,产能置换比例分别不低于1.5:1和1:1。同时文件还提出,使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目录限制类水泥熟料生产线作为置换指标和跨省置换水泥熟料指标,产能置换比例不低于2:1。基于此,水泥行业中期通过置换变现新增产能已不可能。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央提出“六稳”、“六保”政策,强调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加快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实本步伐,以新型城镇化带动投资需求,推动旧城改造和城市群、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但随着疫情的基本趋稳和偶尔反复,我国经济在持续稳定复苏中,基础设施投资仍为经济稳增长发挥着重要作用,水泥需求总体保持稳定,加上水泥错峰生产和产能置换两大产业政策保持延续,预计全行业效益会继续保持基本平稳。

  政策支持是危废行业景气重要驱动力,2013年“两高”首次司法解释首次确定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三吨以上的行为入刑,开启危废处置行业景气周期;2015年《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明确建立环保督察机制,随后三年第一轮环保督察、整改及回头看工作保障环境治理工作持续高压,2017-2019年各地危废处置价格持续小幅上涨。2020年7月17日,生态环境部、、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印发《关于严厉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的通知》,决定于2020年7月至11月组织全国相关部门开展整治活动。危废行业空间巨大,供求错配导致行业景气度维持高位。中国危(固)废处理行业发展至今,虽然有不少提高,但随着工业快速发展,危(固)废产生量的逐年增加,国内的危(固)废处置能力预计在短时间内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危废处置需求。近年来,随着环保行业相关政策的密集落地,监管力度不断加大,使得危废的合法化处置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2020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为7281.8万吨,全国工业危险废物利用处置量为7630.5万吨。危险废物利用处置量为3093.0万吨,其中综合利用量为1853.0万吨,处置量为1240.0万吨,处置量中工业危险废物995.0万吨、医疗废物106.1万吨、其他危险废物138.9万吨,处置量中填埋量256.3万吨、焚烧量589.5万吨。但由于危废处置项目审批时间长、选址阻力大等因素的影响,产能释放较为缓慢;目前,我国危废处置市场参与者众多,但大部分企业的技术、资金、研发能力比较弱,处理资质单一,呈现出“散、弱、小”的特点现状。

  随着传统化石能源利用带来的能源安全、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问题越发凸显,以清洁能源低碳获取和绿色能源高效利用为标志的产业变革正加速演进;全球主要国家均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计划与目标。我国政府率先作出了“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并将双碳战略纳入十四五发展规划。世界经济已进入绿色、低碳发展的新时代,“能源利用电动化、电力生产清洁化”已成为全球能源变革的发展趋势。

  与此同时,全球“禁燃计划”的时间表正在进入倒计时,许多国家和地区提出了禁售燃油车的议案,且燃油车禁售时间大多为2024年到2030年。2021年度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了创纪录的350多万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已达到13.4%半岛APP官方,高于2020年8个百分点;预计2022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提高到20%以上,标志着我国已正式进入新能源汽车加速普及的时代。而人类即将告别燃油车、全面进入新能源汽车时代,意味着未来交通的动力来源将全面转为新能源,传统石油动力将逐渐退出城市交通领域。作为新能源动力的上游,新能源材料产业正处于长期高增长的黄金发展初期阶段。新能源材料资源化综合利用是未来稀有金属提炼的重要发展方向。我国自1990年以来,在金属资源冶炼、使用量的世界占比逐年递增,尤其至2020年电解铜产量为1250万吨约占世界的50%。我国作为“全球工厂”和资源消费大国,对各类金属资源需求旺盛,原生矿产金属资源短缺和利用低效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废弃资源综合利用行业(C42)通过对固废的循环利用,实现“原生矿产资源开采及冶炼-大宗金属产品-消费品-废弃-回收拆解-冶炼利用-再生金属资源-消费品”的循环发展模式,已成为解决我国可持续发展中合理利用资源(C42)和防治污染(N77)这两个核心问题的关键途径。2020年9月22日,习总在75届联合国大会上庄严宣告:“2030年前中国要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它展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对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担当,并将在经济、能源和环境方面给中国乃至世界带来深刻的影响。从固废中回收再生金属资源相比较与原生矿产金属资源会大量减少碳排放,未来在消费品中再生金属的使用量占比会逐渐提高。

  公司并购上市之初,是一家以熟料、水泥产品及商品混凝土生产、销售,建筑材料制作及技术服务等为基本主业的建材公司。为加快可持续发展步伐,公司积极谋划产业转型并寻求新的业绩增长空间:2015年,公司纵向延伸建材产业并开始谋划环保战略转型;2016年,公司通过发布非公开发行方案,全面启动环保转型宏图;2017年,公司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12.12亿元,全方位进军环保产业;2018年,公司正式更名为“金圆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行业分类变更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寻求优质环保项目,打造全牌照一体式危(固)废处置平台;2019年,公司提出调整优化环保产业规划,在全力发展环保产业的基础上开辟发展资源化综合利用。2020年,公司在现有资源化综合利用及稀贵金属提取生产体系基础上,拓展有色金属高纯材料生产及钴镍等新材料深加工业务。2021年,公司顺应市场需求,涉足新能源材料领域,致力于成为以锂资源产业链为核心,固危废资源化处置和稀贵金属综合回收利用并重的新能源材料主流供应商。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务分为建材、环保及新能源材料三个部分。

  主要产品为水泥熟料、水泥产品以及商品混凝土,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铁路、公路、机场、港口、水利工程等大型基建项目,以及城市房地产开发和新农村基础设施和民用基础建设等。

  环保业务包括主要为产废企业提供危(固)废无害化处置服务与资源化综合利用服务,其中无害化处置目前可细分为水泥窑协同处置及一体化综合处置两种方式。水泥窑协同处置是利用水泥企业新型干法水泥窑线对危废固废进行减量化、无害化处置;一体化综合处置是采用专业焚烧、安全填埋等多种危(固)废处置技术,实现对危(固)废的无害化综合处置,力争同步实现社会、环境及经济效益。资源化综合利用服务指通过对有价资源含量较高的工业危(固)废进行综合利用处理,再销售富集回收的稀贵金属及金属合金,实现危(固)废资源化回收利用和无害化处置。资源化综合利用是在现有资源化综合利用生产体系基础上,拓展有色金属高纯材料生产及新材料深加工业务,谋求在稀贵金属回收及提炼等产业领域有所突破。

  新能源材料业务主要是通过上游盐湖卤水锂矿的开采提炼,进而制造锂产品应用于新能源锂电池等领域。同时建立废旧锂电池全国回收渠道,通过废旧锂电池回收、拆解及再生利用;全面实现资源整合,构建上游锂资源开采提炼、下游废旧锂电池回收利用为一体的循环经济体系。

  公司组建了以环保事业部、新能源事业部以及建材事业部为业务中心、职能部门为监管中心,公司总部—事业部—分子公司的管理架构,形成了权责清晰、高效执行的集团化运营管理模式。

  公司旗下各分子公司生产所需原燃材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等均通过总部招投标平台进行集中招标采购。危险废物的采购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执行,经环保部门批准后进行危险废物转移。

  公司实行总部指导、事业部统一管理的产销模式,各分子公司以年度预算目标为导向制定年度计划并执行,事业部进行统筹管理。

  报告期内,公司成功收购取得阿里锂源公司51%股权,并组建专门团队全力开展建设工作;同时也在组织多个小组多方面洽谈更多锂资源项目。截至披露日,公司捌千错盐湖万吨级锂盐项目已围绕尽早投产、尽量多产的目标,积极开展工作,争取如期投产达产。

  报告期内,公司危(固)废无害化处置业务市场竞争激烈、处置价格下行、处置量减少。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45,076.39万元,同比下降12.6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6,756.32万元,同比下降53.75%。报告期内,公司对江西新金叶电解铜项目进行技改于2021年12月底完工,技改后可适应多金属原料回收,且流程短、弃渣少。报告期内江西汇盈12万吨常规电解铜项目已完成3万吨电解铜铺槽于2022年1月开始产出。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593,257.39万元,同比上升7.26%,主要系铜价上涨。实现营业成本593,063.28万元,同比上升10.1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11,886.57万元,同比下降604.78%,主要系报告期内受环保要求处理前期库存、能源双控、疫情管控导致业绩大幅下降。

  报告期内,建材行业需求饱和,煤炭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能源双控,导致盈利能力下降。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232,601.69万元,同比下降10.6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18,452.30万元,同比下降55.46%。

  基于房地产行业景气度下降及考虑公司实际情况,为公司坚定不移的转型战略提供支持,拟择机剥离建材业务。

  公司目前拥有建材、环保和新能源材料三个产业,公司通过并购和自建产能的方式,已在江苏、广东、江西、四川、内蒙古、青海等十多个省市区域布局危废处置产能,占据了我国较为重要的工业危废市场,危废来源总量充沛,危废处置产能较高,形成了良好的市场布局。

  目前,我国危险废物市场参与者众多,但大部分企业的技术、资金、研发能力比较弱,处理资质单一,整体呈现出显著的“散、小、弱”行业特征。根据《2020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国各省(区、市)颁发的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许可证共4,195份,核准收集和利用处置能力达到12,896万吨/年(含单独收集能力1,826万吨/年),平均每个企业核准量为3.07万吨,规模普遍不大。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已取得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处置产能为101.8617万吨,已获得环评批复但尚未投产的产能共计15万吨。

  公司通过并购和自建产能的方式,以水泥窑协同处置配置资源化综合利用与一体化综合处置产能,通过持有尽可能多的危废品类处置牌照,打造了综合型的危(固)废处置平台。危废处置一站式服务将显著减少客户不同危废的贮存与管理难度,增强企业客户粘性。此外,多种危废处置工艺组合,也有利于公司优化成本结构,有望进一步降低公司经营成本,增大盈利空间。

  公司充分发挥民企结构扁平、决策迅速、执行高效的优势,以较强的精细化管理能力、不断学习锐意进取的团队精神和快速高效的决策执行能力来面对日益变化的市场环境。在实际控制人洞察市场的战略把控能力和公司管理团队拥有丰富的行业实践经验的共同努力下,逐步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管理模式,保证了生产经营的有序运转、生产效率的持续提高和公司业务的适应性战略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同时,公司各子公司采取了由总部平台统一采购的模式,实现了招采分离的管理优势,提升管理质量。四、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公司董事会战略发展委员会基于对当前宏观形势、产业现状、未来产业发展趋势的认知和预判,本着对股东、员工与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探索未来发展战略,践行公司愿景和使命,升级产业战略规划,特制定《金圆二次腾飞规划纲要》,主要内容如下:

  随着传统化石能源利用带来的能源安全、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问题越发凸显,以清洁能源低碳获取和绿色能源高效利用为标志的产业变革正加速演进;全球主要国家均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计划与目标。我国政策率先作出了“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并将双碳战略纳入十四五发展规划。世界经济已进入绿色、低碳发展的新时代,“能源利用电动化、电力生产清洁化”已成为全球能源变革的发展趋势。

  与此同时,全球“禁燃计划”的时间表正在进入倒计时,许多国家和地区提出了禁售燃油车的议案,且燃油车禁售时间大多为2024年到2030年。2021年度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了创纪录的350多万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已达到13.4%,高于2020年8个百分点;预计2022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提高到20%以上,标志着我国已正式进入新能源汽车加速普及的时代。而人类即将告别燃油车、全面进入新能源汽车时代,意味着未来交通的动力来源将全面转为新能源,传统石油动力将彻底退出城市交通领域。作为新能源动力的上游,新能源材料产业正处于长期高增长的加速发展阶段。顺应这一大势: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锐意创新,审时度势,在坚持可持续发展低碳环保产业的基础上全力拓展新能源材料产业,并以新能源材料产业为核心发展目标。公司未来遵循“135透清见”的原则来谋划布局发展思路,即“看透一年、看清三年、看见五年”;看透一年的经营计划和工作要求,看清三年的经营路径和工作思路,看见五年的发展方向和经营目标。一方面加快盐湖提锂项目开发建设与外延式拓展锂资源产业链,另一方面继续深耕低碳环保产业之固危废资源化处置和稀贵金属综合回收利用,并与废旧锂电池回收利用业务形成协同效应。

  在即将到来的新能源汽车时代里,锂资源无疑是最基础的战略资源。全球锂资源中73%分布在澳大利亚和南美锂三角,南美盐湖锂矿作为锂资源集中之地,未来投产有望加速。目前主要开发的锂矿类型中,盐湖卤水锂矿是最重要的矿床类型,约占全球锂资源储量的75%。而我国锂资源储量约占全球的6%左右,以盐湖卤水锂矿为主,约占已查明总储量的80%以上。作为全球最大的锂消费国及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我国面对有限的富锂矿石资源储量及强劲的市场需求,开发提取储量丰富的盐湖卤水锂矿势在必行。公司以新能源材料产业为核心发展目标,势必将拓展锂资源产业链尤其是盐湖卤水锂矿的开采提炼作为突破口。

  同时,全面实现资源整合,提高现有再生铜等固危废资源化处置和稀贵金属回收提炼的能力;建立废旧锂电池全国回收渠道,与锂资源产品供应链以及低碳环保产业有机融合,形成高起点、低成本、高效率的专业化综合回收利用能力亦是应有之举。

  公司的定位:致力于成为以锂资源产业链为核心,固危废资源化处置和稀贵金属综合回收利用并重的新能源材料先进供应商。

  公司的愿景:中国乃至全球领先的集上游锂资源开采提炼、下游废旧锂电池与固危废资源化处置及稀贵金属综合回收利用为一体的新能源材料主流供应商。

  新能源动力时代的全面到来,是未来5-10年的确定性事件,是人类社会动力系统的必然方向。但新能源企业在行业加速发展的风口上,不能迷失自我,必须从产业发展和企业经营的实际规律出发,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好产业布局之路。公司作为新能源材料产业的新秀,应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构建更优的技术、人才结构;在战略实施中,聚焦着重发展新能源材料事业,全力推进国内、海外盐湖锂矿项目;稳步统筹发展固危废资源化处置与废旧锂电池及稀贵金属综合回收利用。同时,深化水泥窑协同处置业务精细化管理。

  全面实施新能源515规划和双轮驱动战略,全力拓展新能源材料事业。遵循国内、海外并举的战略方针,将新成立海外新能源事业部、锂电池回收事业部、锂业研究院,做好产业发展规划与资本战略的协同,为获取全球盐湖锂矿为主的锂资源投资并购提供资本战略支持,统筹推进公司国内与海外新能源材料业务的快速有序展开。

  国内,将以公司于2021年11月通过收购取得的阿里捌千错盐湖锂矿为基础,通过内部培养和引进聚集的方式,积极打造盐湖提锂技术与管理人才的“小高地”,打造标杆项目以树立品牌,在确保实现捌千错盐湖锂矿项目规划产能目标的同时,为公司布局国内其他盐湖锂矿项目储备技术与奠定良好的管理基础。

  国外,公司将通过海外新能源事业部以及与拥有海外资源的专业管理与工程技术机构战略合作等方式,加快海外锂资源产业链投资并购的战略布局,重点布局阿根廷优质盐湖锂矿。

  通过国内与海外的战略布局半岛APP官方,力争5年内形成适应公司目标定位的上规模的碳酸锂产能及锂资源储备;实现“上游开采、下游回收、双轮驱动战略”之运作模式,初步打造成新能源材料锂资源提炼开发与回收利用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

  固危废资源化处置和稀贵金属综合回收利用齐头并进,迅速规划推进废旧锂电池回收利用渠道和处置体系的建设,统筹促进固危废资源化处置和废旧锂电池回收利用及稀贵金属综合回收利用能力的创新发展。通过现有业务的整合与管理效应的提升,并适时向国际、国内其他区域延伸发展,逐步完善全球、全国的战略布局,力争成为我国锂电池回收利用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包括稀贵金属回收提炼)的一流企业。

  采用“战略性突围、精细化管理”方式,对现有水泥窑协同处置业务予以精细化管理,实现资源整合,构建快速、可持续发展的平台,持续提升效益。加强对外合作,利用技术优势,推进对外业务合作,力争打造成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较大的市场占有率的细分市场龙头。

  全球锂资源产业的竞争格局随着电动汽车市场占有率的提升将带来新的挑战。传统锂资源开发企业的行业地位相对稳固,但远远不能满足于已开始爆发的全球性的需求高增长。一方面,占全球绝大部份储量的南美地区,锂资源开发产业链建设相对薄弱;另一方面,锂电池在使用中的回收再利用产业,还处于早期阶段。鉴于产业方向明确、头部企业竞争格局相对稳定、行业产能严重不足,同时资源价格高企,意味着公司进入这一确定性高增长的行业,既是难得的机遇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故公司既要有长远眼光战略布局长期产能,也要有战术思维回避短期市场风险,更要有经营策略保障战略战术的实施。为此,公司从产业结构、资本战略、人才建设、管理体系等角度,综合设计,系统安排,为公司战略转型保驾护航。

  为适应资本战略规划及产业规划发展需要,公司拟战略性退出传统建材水泥业务,择机剥离低效资产,以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与资产质量。同时调整产业结构及优化资产结构,集中精力和资源聚焦于新能源材料产业与低碳环保产业。公司将进一步加大对锂资源产业链的投资与并购、优化低碳环保产业的产能布局。

  围绕公司的战略发展需要,以服务公司产业发展为宗旨,合理有效发挥资本市场的优势,通过权益与债券融资工具、产业链并购、战略合作等方式,增强公司的资金、产能、市场和技术等多种资源配置,为公司高速发展提供强大的驱动力。

  加强人才储备、提升员工凝聚力。紧紧围绕公司发展规划和战略目标,完善以德才兼备为导向、内培外引并举的人才团队建设,大力引进高端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重视内部培训制度建设与实施通过健全和完善人力资源的选拔、培养、使用、激励机制,切实提高各类优秀人才队伍的素质和凝聚力、执行力与战斗力。

  优化激励机制。通过优化目标管理责任制,强化个人绩效与部门工作目标及公司战略发展目标的正向强关联性,激发全体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针对公司经营管理团队与核心骨干力量,实施多元化的激励措施包括股权激励等;将公司业绩目标与员工收益成长等中长期激励紧密结合,实现公司发展、员工收益、股东权益、社会价值增长的一致性,促进公司可持续地快速发展。

  优化公司管理组织架构。采用新的管控模式,下管一级监控二级,充分授权激活一线,对公司的组织架构进行优化调整,并按照“公司服务用户、管理服务经营、部门服务一线”的原则建立具有金圆特色的科学高效管理体系,高质量地提升经营管理团队的领导力、执行力。

  建立战略运营体系。以实现五年战略目标为宗旨,制定每年与发展战略相匹配的关键举措和经营计划任务,并融入到各业务板块、各职能部门日常的经营和管理计划中;通过战略运营体系的构建,实现高效的发展与管控;同时,充分发挥一线组织绩效的强激励作用,保障公司整体战略目标的高效达成。

  2021年,全球宏观环境受国际贸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较大,未来宏观经济形势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公司受到锂行业的市场变化影响,包括目前及预期锂的可用资源、锂行业的竞争格局、锂产品终端市场需求、科技发展、政府政策以及全球及地区经济状况等半岛APP官方,锂需求取决于终端市场锂的使用情况以及整体经济状况。近年来,锂需求增加主要由电动汽车电池及储能电池的需求迅速增长所推动,中国政策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出优惠政策鼓励购买电动汽车。如果未来国家相关政策进行大幅调整或政策不能得到有效落实,将会对公司所处的锂行业产生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对新能源材料的前景抱持十分坚定的信心,公司将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和政策形势的变化,加强对宏观经济环境以及产业的研究,相应调整公司的经营决策,进一步增强公司市场竞争力和经营能力,提高抗风险能力。

  随着环保政策的不断出台以及执法不断趋严,环保产业已步入快速发展期,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军到环保领域。而在危(固)废处置行业,产业化程度和市场集中度都有待提升。未来将会有更多潜在竞争者通过项目投资、兼并收购、寻求股权合作等方式进入环保领域,公司将面临更为严峻的行业竞争格局。

  应对措施:公司将在全国范围内继续以省为单位,以点带面形成覆盖全国的危(固)废处置网络。此外,公司对现有危(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业务进行产业升级,积极探索其他新材料领域的发展,纵向延伸资源化综合利用产业。

  公司全力聚焦发展新能源材料事业的过程中,新项目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市场环境的变化、行业政策的变化等因素影响,可能存在建设滞后、效益不理想等不及预期的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制订了较为详细的项目管理制度,明确具体责任人和时间节点,同时协同公司各监管部门会同参与项目审议及研判,密切关注项目进度变化,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公司资源化综合利用业务主要产品有铜、铅、锌、铟、金、银、铂、钯等,金属产品价格受经济环境、供需关系、通货膨胀、美元走势、战争与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自2020年1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重大传染疫情在全国爆发,并进一步在全球扩散,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包括铜、金、银等在内的主要资产价格均在短期内出现较大幅度波动。公司预计此次新冠疫情及防控措施将对公司新材料板块的生产经营造成一定程度的暂时影响,影响程度取决于疫情防控的进展情况、持续时间、各地防控措施的实施情况,以及疫情导致的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波动情况。如果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包括铜、金、银等在内的主要资产价格持续下跌或疫情影响进一步扩大,可能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持续关注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和环境,分析有色金属价格的走势,制定可行的营销策略,同时充分利用金融工具对冲价格波动的风险,减少市场价格波动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公司水泥产品中煤炭、电力等能源消耗的购置成本占产品综合成本的比例较高。未来若能源价格由于政策变动或市场供求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较大幅度上涨,公司将面临生产成本增加的压力。如水泥价格不能与能源价格同步上涨,将对公司的盈利产生负面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持续深化精细化管理,持续强化成本对标管理,制定针对性的成本改进方案,通过严控煤耗、电耗、热耗等各项消耗,进一步压缩生产成本。此外,公司通过总部招标投标平台对原燃料进行统一招标、集中采购,进一步提升公司议价能力、降低采购成本。

  由于商砼行业的特殊性,商砼企业销售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应收账款。公司业务扩张必定伴随应收账款总额提高,虽然公司的客户一般都具有良好的履约能力,但仍存在应收款回收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将继续完善客户信用评级制度,对应收账款情况进行持续监督及定期梳理,严格把控应收款的回款率,并将应收款回收情况纳入经营团队考核体系,提高应收款的回收率,避免出现重大坏账风险。同时,公司实施战略性退出传统建材水泥业务,择机剥离低效资产。

  涉未成年人违规内容举报算法推荐专项举报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